相关搜索词
中国地方戏曲剧目导读 2
作者: 杜长胜   来源: 北京:学苑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地方戏   作品集   中国   剧本  
描述: 本书收录了《梁祝》、《五女拜寿》、《芦荡火种》、《三打白骨精》、《天仙配》、《团圆之后》等越剧、沪剧、绍剧、黄梅戏、莆仙戏等剧种经典剧本,并请专家进行了注释,撰写了导读。
莆仙戏戏班探析
作者: 徐蔚   郭绵绵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社会   剧团   演出市场   地方戏   莆田县   民俗活动   文化产业   莆仙戏   民间信仰   文化遗产保护  
描述: 福建莆仙戏是宋元南戏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作为福建省珍贵古剧种之一,莆仙戏的专业剧团与民间剧团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并随着当代社会与市场的发展而衍变。据统计莆田市现有莆仙戏民间剧团一百二十多个,演职员
追寻历史凭证 留存文化记忆:记泉州老文化人郑国权先生
作者: 李宇思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研究   传统戏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记忆   泉州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权   郑国   泉州南音   代表作  
描述: "南音·泉州弦管"经过8年努力的申报,终于在2009年9月30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日前,笔者拜访了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副社长郑国权老先生,追寻历史凭证、留存文化记忆中的艰辛历程。
拯救戏曲“活化石”:莆仙戏考察有感
作者: 王春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艺术   2010年   传承和发展   全国政协   福建省   戏曲剧种   莆仙戏   活化石  
描述: 2010年6月,我随全国政协京昆室考察团赴福建、广东考察地方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情况。福建省共有戏曲剧种25个,其中本土剧种有闽剧、高甲戏、芗剧(歌仔戏)、梨园戏、莆仙戏等19个。从福州出发第一站是莆田市,话题便是莆仙戏。
泉州梨园戏服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作者: 彭尊善   张丽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与黑   色彩   梨园戏   服饰  
描述: 梨园戏作为南戏遗响的一种古老剧种,其戏剧服饰是在南戏服饰的自身内在演变与外在的泉州地域特征、宗教环境、社会文化习俗等因素内外交错影响下形成的带有鲜明泉州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戏服饰,其色彩古老,以红与黑为主要颜色,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阐释了梨园戏服饰色彩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其地域性特征。
莆仙戏生存现状刍议
作者: 徐蔚   林燕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才   莆仙戏   剧目   市场管理  
描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地方戏普遍陷入生存发展的窘况。莆仙戏虽然位居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第三位,但也濒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剧目内容低俗媚利、艺术内涵逐步流失、无序的市场管理更使莆仙艺术的传承雪上加霜。如何将莆仙戏的保护与承传落在实处已迫在眉睫。
论“歇气”润腔法:福建南音泉州派和厦门派的唱腔差异
作者: 张盈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厦门派   福建南音   润腔差异   “歇气”   泉州派  
描述: ,对两派南音唱腔进行细致记谱及比较分析,进一步诠释"歇气"润腔法的具体表现,以及两派演唱中润腔的差异及不同艺术风格。文章指出:所谓泉州派和厦门派,即不同风格"歇气"润腔唱法的形成,主要是受地方戏曲所
戏曲舞台的记忆文明历史的再现—一“福建戏曲大观”巡礼
作者: 唐莉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文化   地方戏曲   戏曲舞台   福建   高科技手段   专题陈列   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艺术   传统文化  
描述: 遗产名录,如今,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和传承载体,具有特殊的地位,迫切需要保护下来、传承下去。为了展示、保护、传承和研究独具特色的福建地方戏
拔根芦柴花:记戏曲作曲家赵震方
作者: 野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他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妙和戏曲音乐的博大深厚。艺术是一杯美酒,喝醉了一辈子也醒不过来! 赵震方醉了! 在地方戏曲不景气年代,不少戏曲人“改行”、“转业”、“触电”……。而赵震方却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