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台湾国民小学舞蹈教育发展之研究-以舞蹈班为例(1980~2010年)
作者: 陈忻苹   来源: 台东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   体育史   舞蹈教育   舞蹈实验班   小学  
描述: 程、師資、經費。經過多次的改革後對於基層小學的舞教育,有研究之必要。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1980~1983年行政院頒布「加強文化及育樂活動」方案,民國70年正式成立設置「舞蹈教育實驗班」。目標為早期發掘培養具有舞蹈才能之學生,課程教學上以芭蕾舞、民族舞、現代舞、即興創作及土風舞,師資聘任多為各校師專居多,教學自編教材內容,經費由各縣市政府補助,各項制度逐漸萌芽,舞蹈成為教育重要的一環。 二、1984~2008年,在民國73年改由為「特殊教育法」規範,民國76年特殊教育法細則中正名「舞蹈班」,目標以激發開啟創造力,課程取消土風舞課,師資由各校聘任,教學同樣教師自行編排,師資聘任各大院校專業舞蹈教師,經費也是由各縣市政府補助居多。 三、2008~2010年,舞蹈班修訂改由藝術法規範,由「集中班教學」改為「分散式教學」;但因分散式教學產生許多不便利之處,各界人士與學校積極反應後可集中式教學,在教育目標、課程、師資都無太大改變,但經費卻縮減,藝術才能班成為值得重新定義與多方思考協調,才能造就優質藝術才能班之教育。
高雄市国民小学舞蹈教学现况与学生学习满意度之研究
作者: 邱馨莹   来源: 台东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民小学   学习满意度   舞蹈教学  
描述: 雄市87所公立國民小學,研究對象為教師,發放87份問卷,回收率100%;其二為「高雄市國民小學舞蹈教學學生學習滿意度問卷」,以高雄市96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四、五、六年級皆有實施舞蹈教學之學生為研究對象,發放1260份問卷,有效問卷1143份,回收率達 90%。資料處理採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雪費法事後比較,以α=.05為顯著水準。本研究所得結論如下:一、高雄市國民小學舞蹈教學現況仍待努力與改進。二、舞蹈教學實施的困境與阻礙最主要的因素是師資不足。三、有實施舞蹈教學學生整體學習滿意度(M=3.81)及各構面之學習滿意度尚稱良好,以「同儕關係與教學資源」層面最高,其次依序為「教師教學」、「課程安排與設計」及「學習環境」。四、不同背景變項國民小學學生對舞蹈教學學習滿意度具有差異。在性別方面,各層面皆是女生滿意度高於男生;在年級方面,「課程安排與設計」及「教師教學」層面,為四年級學生學習滿意度高於五年級和六年級、五年級高於六年級,「同儕關係與教學資源」及「學習環境」層面,為四年級學生學習滿意度高於六年級;在學校規模方面,各層面皆是大型學校學生學習滿意度高於中型學校。
高雄县国小舞蹈才艺班中高年级学生参与时间、参与动机及学习满意度之研究
作者: 李绅孝   来源: 台东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舞蹈才艺班   学习满意度   参与动机   参与时间  
描述: 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學員人數以中年級女生居多,民族舞習舞人數居多,六年級學習時間最長,芭蕾上課時間最長、上課天數最多。二、對學員而言「身體健康需求」是最重要的參與動機,女性、六年級、每次上課時間長、每週上課天數多的學員,參與動機較高。三、學員對於「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感到最為滿意,女性、芭蕾舞及民族舞、每次上課時間長、每週上課天數多的學員,學習滿意度較高。 四、參與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呈現正相關,參與動機要求愈高,學習滿意度即愈高。
身心动作教育融入肚皮舞教学之行动研究
作者: 曾淑羚   来源: 台东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心动作教育   成年女性   肚皮舞   身体觉察能力  
描述: 鐘的身心動作教育融入肚皮舞教學之課程。採用行動研究方法進行,教學課程透過研究者的參與觀察與教學省思日誌、觀察員的記錄表、學員的課後回饋單、及教學現場之攝錄影等各項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來瞭解學員在接受此課程後對身體覺察能力與肚皮舞動作學習效果的影響,並進行課程修正。研究結果發現:一、學員對於身心動作教育融入肚皮舞教學的喜愛程度達九成,有九成學員習情形與反應良好並覺得課程容易學習。二、透過身心動作教育融入肚皮舞教學,對於提昇身體覺察能力及肚皮舞動作學習有顯著效果;尤其以呼吸、身體使用、肌肉張力與身體控制的覺察,除了改善肚皮舞之動作技巧外,對於動作的平衡性、穩定性、協調性與流暢性最具成效。三、研究者經由實務教學中,在指導語與教具應用上成長許多,也深刻體會到適當身心技法的使用,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自我概念与街舞活动涉入程度之研究 -以台东县高中职学生为例
作者: 薛绍君   来源: 台东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概念   街舞活动   青少年   涉入程度  
描述: 青少年時期的發展主軸為自我概念之整合,而參與街舞活動通常經由大眾傳播媒體學習關於街舞的動作與技巧,但此一”次文化”背後仍有許多負面的價值觀是家長和學校單位所憂心的,在各校漸漸設立了街舞社後,參與街舞活動的青少年更是倍增,在參與此休閒活動的過程當中,若參與頻率、時間漸漸增加,投入的心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逐漸增加後,將會歷經專業化的過程,稱之為休閒涉入程度,除了學習舞蹈技巧、排舞的組織能力、與同儕相處,而自我概念與街舞活動涉入程度二者之相關為本研究主旨。 本研究以台東縣高中職街舞社學生成員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為主,將問卷分為背景資料、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街舞活動涉入程度三大部分進行調查,總計有效樣本為 206 份,取得資料後,主要透過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相關係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街舞活動涉入程度呈現低度正向相關,街舞社成員之自我概念得分偏高,其中得分最高為家庭自我概念,得分最低為學業自我概念;街舞社男生成員行為涉入程度較女生高;學校類別與年級在涉入程度有顯著差異;街舞社成員雖然大多數居住於台東市區,但台東縣其他鄉鎮之成員在社會心理涉入吸引力程度得分偏高;有幹部經歷者在吸引力得分較高。
台湾跳鼓阵之研究
作者: 陈振诚   来源: 台东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俗体育   大鼓凉伞   跳鼓阵  
描述: 陣和大鼓涼傘以傳統手工法製作的鑼槌、涼傘如出一轍;道具相同、動作內容、表演形式相似而言,跳鼓與大鼓涼傘應該同源;大鼓涼傘穿著古代戰士服飾,源自明朝戚繼光抗倭凱旋之說;從歷史年代先後來分,先有戚繼光的大鼓涼傘,後有鄭成功的跳鼓陣,所以台灣跳鼓陣應該源於大陸大鼓涼傘。 二、跳鼓陣的道具有鼓、涼傘、旗子、銅鑼,雲林大廍地區及台北民族舞團則另外加上鈸;大陸大鼓涼傘之道具有鼓、涼傘、旗子、銅鑼、鈸等,其中銅鑼與鈸是立於兩旁,當作指揮隊形變化或助長聲勢用;因此兩地道具相同,功用相似。三、台灣跳鼓陣的基本動作要領,經分析其動作大都以跑跳步、左搖右擺、菱形步、蹲跳步、弓箭步等為特色,打鼓手勢以左右開弓法為主,著重蹲跳的動作,講究下半身的扭擺。四、跳鼓陣陣式內容變化多端,表演時要求整齊劃一、動作紮實,經常演出的陣式有四門陣、龍門陣、發鑼、金玉滿堂、蛇游、穿花、七星、八卦、大隊衝四角、纏足、蕃薯壟、龍鳳呈祥等,陣式名稱以吉祥話來命名。基本動作和陣式內容可以自編,原則上以不失傳統精神意涵之動作。五、大陸地區大鼓涼傘的基本動作,鼓手的手勢類似秧歌舞的豪邁動作,如弓步擊鼓;涼傘動作以屈膝踏步轉傘為特色,腳的動作以十字步、便步、碎步、虛步擊鑼、踏步屈膝、四方步、平步等,講究站姿的表演動作,上半身和腳的比例並重。比較兩岸跳鼓陣和大鼓涼傘之基本動作步法有些雷同,要求重點不同,但其歡樂精神是共同一致的要求。六、閩台兩地表演形式有些相似,大鼓涼傘的踏鼓、穿花、鬥鼓等陣式與跳鼓陣的陣式名稱相同,其他各地略有不同。兩岸服裝部分有差異:台灣跳鼓陣服裝鮮豔亮麗;漳州地區大鼓涼傘著披風、戴武士帽,保留明朝戰士服飾的表演風格與台灣略有不同。兩岸基本動作有的相同,如菱形步、碎步、弓箭步、四方形步等在跳鼓陣中也有相同的動作,只是名稱略有不同。七、跳鼓陣的樂器伴奏有鼓、銅鑼、鈸、人聲(如嘿聲),節奏明快,高低分別;大鼓涼傘的樂器伴奏有鼓、銅鑼、鈸,有時又加上其他小鈸樂器,以增加現場熱鬧氣氛,節奏快慢有序。八、跳鼓陣藝術形式特徵有:獨立的藝術形式結構、舞而不歌的表演形式、群體性的表演隊伍、與宋江陣的共性因素、以陣式組合的藝術體材形式五種。 跳鼓陣的肢體語彙元素:在動作、動律、風格韻味上,皆有其散發獨特風韻之處;尤其在「風格」韻味中,跳鼓陣充滿歡樂性、防禦性與宗教性的風格特質。九、台灣地區跳鼓陣之演出(含離島地區),其中以國小學童最具青春活力,台東三和親子團的演出令人有動容喜悅的感覺,高雄大埔跳鼓陣是個團結的跳鼓家族,屏東下廍跳鼓陣是個健康快樂的跳鼓社區團隊;朝國家慶典、國際舞台為目標邁進,推展民藝非常成功的有大廍花鼓陣、芙朝國小、光榮國小、歸南國小等單位,這些跳鼓團隊不管是學校、社區或民間的性質,都是台灣目前的健康成功社團,其學習跳鼓技藝精神與作法,足當其他跳鼓陣團隊學習。十、大陸大鼓涼傘之豪邁擊鼓手法、歡樂演出神情、節奏快慢分明、站姿、著重上半身演出比率、 穿著古代戰士服飾等特色,有些優點值得台灣地區年長者學習的一種健身操,有些特色堪為年輕小伙子學習的參考資料。十一、跳鼓陣未來推展方向:首先將教育部、社區、學校等的資源進入學校,由學生來推展起,次第推展至社區及其他單位;其次以社團活動課且固定時間、施以適當的課程訓練,成效會較明顯。 本研究另提出以下的建議供推展台灣跳鼓陣之參考:一、質的提升:因應國際化趨勢,培養高品質的跳鼓陣演出戲碼,跳鼓陣未來應該朝舞台化、精緻化、美學觀點方向轉型改進。二、定期舉辦觀摩賽;以促進跳鼓同行之溝通學習機會,禁止非傳統的動作技能學習。三、架設網站:介紹各團陣式動作內涵或比賽內容,提供藝陣資訊平台機會。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