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传承方式与演唱传统 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调查研究
作者: 黄中祥   来源: 北京:民族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民间艺术   调查研究   世界  
描述: 性规律和个性特征。
山西吉县唢呐演奏习俗调查与研究
作者: 薛霞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奏习俗   民间艺术   吉县唢呐  
描述: 本文把吉县唢呐的演奏习俗放置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传承和保护这一民间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我们了解吉县人民的人生仪礼有很大的帮助。
商家大鼓与磁村花鼓之比较研究
作者: 窦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磁村花鼓   民间艺术   商家大鼓   比较研究  
描述: 锣鼓音乐在我国历史悠久,渊源流传,它贴近人们的生活,真实反映出了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和风土人情。商家大鼓和磁村花鼓都是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地区流传的民间锣鼓秧歌,本文从两者的起源、历史发展和演出形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这对齐鲁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两岸民间艺术的传承 金桥·2010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论文集
作者: 曾学文   来源: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中国   民间艺术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为歌仔戏薪传传心的“冻水牡丹”廖琼枝、廖琼枝荣退封箱作《陶侃贤母》的音乐设计、观察歌仔戏《蝴蝶之恋》排练随感等。
木偶戏(一)
作者: 安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民间艺术   木偶戏   娱乐活动  
描述: 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春秋、战国有了木俑(其中包括部分“乐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工艺、种类和造型水准较前朝又有很大进步。这便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一个由工艺到表演的变化过程:由祭仪而成了喜庆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1979年,山东莱西县院里乡岱墅村发掘的一具高193厘米的大木偶,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它的发现,一则体现了木偶自丧葬而娱人的过渡:再者表明,木偶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活动裕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多数人认为,中国木偶艺术“源于俑”(服侍木俑、木乐俑、可活动的木歌舞俑)。 中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浅论木偶戏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 陶寿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木偶戏   保护传承  
描述: 武义县的木偶戏源于明清时期,本文以笔者所在的西联乡殿下畈木偶剧团为例,简要表述木偶戏的源起、表演知识,籍以引起人们对木偶戏的关注,使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得以保护传承,永久延续。
浅谈张掖邵家杖头木偶戏
作者: 尚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术   邵家杖头木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掖  
描述: 木偶戏是我国传统傀儡艺术中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掖邵家杖头木偶戏班是目前河西地区唯一尚存的一支杖头木偶戏班,20世纪80年代前经常活跃于张掖城乡及其周边地区。
民间艺术对民俗的依托:以闽南木偶戏为例
作者: 陈晓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民俗   闽南木偶戏  
描述: 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和谐统一的使者.可以说,闽南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浓厚的宗教氛围养育了闽南木偶戏,并制约着其发展变化的方向.
闽南民间表演艺术
作者: 郑政   林志杰   来源: 厦门:鹭江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福建省   表演艺术   地方戏   歌舞剧   民间艺术  
描述: 本书主要介绍闽南民间表演艺术,内容包括:闽南民间音乐、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曲艺、闽南民间戏曲、飞越海峡的歌仔戏。
方山大鼓 民间艺术奇葩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麻雀   大鼓   舞蹈动作   江宁区   民间艺术   民间舞蹈  
描述: 国时期发展到鼎盛。麻雀蹦表演时一般用10面大鼓,10面大锣,辅之以伞、旗、幡,基本动作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它的一个特色是鼓手成马步姿态,贴鼓半蹲,昂首挺胸,横握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