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相关搜索词
作曲“包揽制”制约戏曲声腔与流派的发展
作者: 周来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包揽   戏曲演员   作曲技术   作曲家   戏曲声腔   戏曲音乐   三结合   音乐创作   流派唱腔   中国戏曲  
描述: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戏曲没有出现新的流派和流派唱腔,这现象意味着戏曲声腔的繁衍发展能力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应引起从业者高度重视。中国戏曲是一个以演员为主的表演体系,与此相适应的剧种音乐体制是繁衍发展剧种音乐的基本
弋阳诸腔中的“青阳腔”
作者: 王江铭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戏曲   主要特点   民间音乐   戏曲声腔   宋元南戏   青阳腔   弋阳腔   江西   宗教仪式   目连戏  
描述: 、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以及南京、北京等地,十几个省(自治区)的2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弋阳腔的影响,有的还成为主要
闽南南戏新探
作者: 蔡铁民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形成   戏曲舞台   发展脉络   泉腔   戏曲声腔   宋元南戏   梨园戏   民族戏曲   莆仙戏   剧目  
描述: 化迁到以淮河为分界线的江南一带。中原汉语口语流入福建,为十五音系统的福建方言、次方言奠定了基础。如今闽南两大方言要追源溯古,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是梨园戏、莆仙戏标准音。语言是我国民族戏曲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戏曲声腔的语言依据。中原汉语口语流入福建并逐渐形成不
南戏的‘活化石’:莆仙戏
作者: 邹自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仁鉴   闽南地区   戏曲声腔   春草闯堂   新亭泪   南北朝时期   佾生   汉魏六朝   周伯仁   郑怀兴  
描述: 莆仙戏的形成与发展莆仙戏俗称"兴化戏",为福建五大剧种(余为闽剧、梨园戏、高甲戏、芗剧)之一,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及闽中、闽南地区,也曾到过境外华侨聚居的东南亚国家演出。莆仙戏源远流长,它是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戏"为基础发展形成的。汉魏六朝,北方成为群雄逐
先入为主,独领风骚:试谈高胡在戏曲伴奏中的主导作用
作者: 冯玉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锣鼓   戏曲声腔   唱腔   伴奏乐器   演员   演变   剧种   强弱变化   音色   地方语言   打击乐器   高腔   先入为主   高胡   曲调   节奏   主导作用  
描述: 着紧密的联系,而其中的伴奏乐器——打击乐就必然成为演员表演的依托。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