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论苏联音乐思想对中国音乐理论的影响:1950年代中国音乐理论中的苏联话语
作者: 李峰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音乐美学   苏联音乐思想   中国音乐批评  
描述: ,尤其是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前,苏共中央的文化政策始终是以不同程度干摄与左右着中国音乐的发展,而一贯坚持的音乐理念就是音乐创作必须为无产阶级工农兵服务,反对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音乐;音乐内容须展现积极的、乐观的、进步的、革命的现实主义音乐题材,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与政治生活,诸如对无产阶级革命与领袖、社会主义建设的讴歌颂扬等等;倡导古典主义传统音乐与标题音乐的音乐形式,排斥代表资本主义的形式主义音乐、无标题纯音乐与自然主义音乐;强调民族风格音乐的发展,反对音乐的世界主义,立足民族特色来以谋求国际意义。由此就形成了这一时期独具鲜明个性的苏联音乐思想,而这一音乐思想也就对当时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社会主义阵营下的一些国家,而中国就是受这一音乐思想影响的较为明显与深远的国家之一。1949年12月22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表现出中国在外交政策上“一边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不仅在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上效法苏联,而且苏共对文化尤其音乐文化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建国后中共对音乐发展道路的思考,从而制定出一系列方针政策来确保音乐文化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道路发展而免遭资本主义形式主义的侵蚀与毒害,这一举动对新中国成立后音乐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音乐思想领域例如音乐美学、音乐批评这两个显示音乐思想观念的领域所受影响更是可见一斑,从而在音乐的实践领域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反映,于是1950年代的中国音乐理论便深深地印上了苏联音乐思想的烙印,苏联音乐话语在中国音乐理论中的大量充斥与频频出现成为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理论建设的显著特征之一。但中国对苏联音乐思想的接受并非囫囵吞枣式的继承,而以中国音乐发展自身的水平与文化氛围为基础,与苏联音乐思想不同的是有其自身的侧重点,并对其中的有些概念的理解与苏联方面也所不同,突出了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理论发展的鲜明特色。全文是由绪论、结语和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从宏观上阐述苏联音乐思想,即苏联音乐权力话语的四大典型特征的内容:音乐的人民性与阶级性、对资产阶级音乐与形式主义的批判、对民族音乐风格和古典音乐传统继承的强调以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第二章讲的是上述苏联音乐思想对中国1950年代音乐美学的影响,侧重于对中国这一时期在社会主义音乐美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苏联音乐话语向本国的转移;第三章讲的是苏联音乐思想对中国1950年代音乐批判的影响,如果将第二章看作是音乐理论层面的论述,而这一章可以看作是中国音乐对引入理论进行探讨、吸收与运用的实践层面的阐述。由此来探究中国1950年代在音乐理论上受苏联音乐权力话语的影响印迹所在。
张新化手风琴音乐作品研究
作者: 张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本体   手风琴   创作与改编   张新化   演奏技巧  
描述: 样,大部分融入了我国的民族音乐元素,散发着浓郁的民族韵味,同时,这些作品的出现也积极地推动了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依据创作方法的不同,张新化的手风琴作品可以分为创作类与改编类两个部分。在创作类中,本文选取了三首极具代表性的风格迥异的作品——手风琴与乐队《阴山岩画印象——狩猎》、手风琴二重奏《鄂伦春民歌主题变奏曲》和自由低音手风琴独奏曲《致弗兰克·安吉列斯》,并从创作背景、音乐本体、演奏技巧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进一步展现了曲作者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段以及扎实的创作功底。在改编类中,本文选取了两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作品——手风琴与四胡四重奏《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曲》和手风琴四重奏《惊蛰》,并从创作概况、音乐本体、演奏技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展现了手风琴在演绎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与中国民族乐器合作过程中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对张新化的手风琴作品进行研究讨论。第一部分是引言,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段概述了中国手风琴音乐的创作历程,这也是对手风琴音乐与我国本土音乐文化相互融合过程的简要回顾。第二部分对张新化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概况进行介绍,分两节来做详细的阐述:第一节是作曲家生平简介;第二节介绍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概况,主要包括手风琴音乐创作与其他类音乐创作两个方面。第三部分张新化手风琴作品分析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以三首风格迥异的具有代表性的创作类手风琴作品为切入点,分别从创作背景、音乐本体以及演奏技巧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力求发掘其中丰富的创作手法与音乐表现手段。主要分三节进行阐述:第一节是手风琴与乐队《阴山岩画印象——狩猎》;第二节是手风琴二重奏《鄂伦春民歌主题变奏曲》;第三节是自由低音手风琴独奏曲《致弗兰克·安吉列斯》。第四部分是张新化手风琴改编作品分析。这一部分以两首演奏难度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风琴作品为切入点,分别从创作概况、音乐本体以及演奏技巧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力求展现手风琴自身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以及多元化的音乐表达方式。主要分两节进行阐述:第一节是手风琴与四胡四重奏《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曲》;第二节是手风琴四重奏《惊蛰》。第五部分是结语,主要总结了张新化手风琴音乐作品的研究价值以及张新化在中国手风琴事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
基于遗传算法的作曲系统研究
作者: 张英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遗传算法   IGA   适应度函数   GAs   遗传算法作曲系统  
描述: 了一种新的交互式遗传算法作曲系统。按照这种系统进化后得到的乐曲能够符合实际的需要。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 1)论文分析了遗传算法作曲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遗传算法作曲的步骤。 2)论文对遗传算法中
山东省体育舞蹈资源整合研究
作者: 王子豪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资源整合   产业化   市场化   体育资源   体育舞蹈  
描述: 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山东省体育舞蹈发展的优势资源和整合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山东省体育舞蹈资源整合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梳理,进而得出实现山东省体育舞蹈资源合理整合的有效途径。研究得出:1
舞蹈艺术审美中的异趣:“丑舞”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 范新阗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丑舞”   价值   舞蹈审丑  
描述: 厉可怖等气质的“丑舞”存在,“丑舞”这个舞蹈艺术审美中的异趣总能在舞蹈表演、舞台演出、舞剧中使观众获得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美的全新感受,这其中体现着深奥的美学价值。本文以“丑舞”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运用舞蹈学、哲学、丑学、感性学的理论,结合戏曲、地方戏“丑角”的研究方法,力图通过客观合理的文字描述,较为全面地探究舞蹈艺术的“审丑”,以求对“丑舞”这一艺术形态作综合梳理。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丑舞”的概念。其概念基于对舞蹈的审丑判断,先从“丑舞”与感性学的关系入手,论述了“丑舞”的三个基本属性,即“艺术的”、“感性的”、“相对的”,进而从形式表现、内容表达、风格体现三方面对舞蹈的审丑判断也即“丑舞”的涵义予以分析解说。第二章,“丑舞”的发展。先历时性地分别对中西“丑舞”的线性发展脉络作阶段性梳理,以求证其存在的必然性,接着共时性地横向对比研究中西“丑舞”的发展规律,总结其共性与特性。第三章,“丑舞”的审丑心理机制。立足“心理距离说”,结合“滑稽”和“喜剧”、“崇高”和“悲剧”这两组范畴对舞蹈审丑心理作分别评述。第四章,“丑舞”的具体表现特征。回归舞蹈本体语言,从动作形态、面部形态、服装道具、特殊表演形式四方面解构其具体表现特征。第五章,“丑舞”的价值体现。从舞蹈学、感性学、心理学、伦理学、现象学五个方面对“丑舞”的价值积淀进行论述。综上,“丑舞”要分析探究的是从舞蹈中提取到的审丑价值,它涉及舞蹈中一切“丑的因素”。无论从形式、内容亦或风格的表现上,具备“丑”的意义,达到“非美”的表达,进而对舞蹈的艺术价值有所贡献和提高的,都算作“丑舞”的讨论范围。
论体育舞蹈竞技与艺术双重取向的特征
作者: 陶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体育舞蹈   竞技取向   艺术取向  
描述: ,在竞技赛场上通过展现体能、竭尽体力来争夺锦标。艺术取向下,体育舞蹈通过电视、舞台等传播媒介,发挥体育舞蹈的艺术价值,以艺术的形态展现给观众,去汲取体育舞蹈作品中的美,使观众产生美的愉悦享受。这样一来,竞技与艺术就构成了我国体育舞蹈的双重取向。本文运用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结合具体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录像分析法,回溯体育舞蹈发展历史脉络的同时,对竞技和艺术双重取向的特征进行细致分类、深入剖析,在价值取向不同的情况下,体育舞蹈特征的突出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体育舞蹈这样特殊的双重属性,是它不同于常态舞蹈艺术(芭蕾舞、中国舞、民族民间舞)和常态体育项目(跑、跳、投三大类等)的区别所在。备受瞩目的焦点集中在除了具有竞技与艺术双方共同的特征外,体育舞蹈还具有了超越单个取向的独有特征,值得人们去探索。在体育竞技领域它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在舞蹈艺术领域,它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样说来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不同场合下所表达出的价值倾向也各有不同,体育赛场上的“舞蹈套路”体现竞技,舞台上的“舞蹈作品”则表达艺术内涵。对体育舞蹈与体育竞技项目、体育舞蹈与舞蹈艺术项目相比下的共性和个性特征进行分类,在这新视角下总结体育舞蹈的本质特征。竞技体育是一种身体活动,它的目标就是超越人类极限和挑战人类自身。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摆脱原始竞技的野蛮法则和野蛮下的竞争功利性,开始崇尚具有审美价值的文明竞技。在艺术取向的范畴里,体育舞蹈通过电视、舞台等传播媒介,发挥体育舞蹈中的艺术价值,使观众感受美的愉悦情绪,享受生活。如何掌控竞争性不会过大,而艺术性也不会过强的极限尺度。双重取向的切入点必须抓住双重取向相合的部分,才能调整体育舞蹈前进发展步伐,做到竞技性的推广限制到一定水平,并结合艺术的内涵协调发展。随后提出不同价值取向对体育舞蹈的影响,以及应当如何推动竞技取向与艺术取向的同步发展,引导双重取向下的体育舞蹈健康发展。
竞赛对淄博市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影响
作者: 贾丽峰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竞赛   少儿   淄博市   体育舞蹈  
描述: 竞赛因素对少儿体育舞蹈的开展影响作出分析归纳如下:1、体育舞蹈竞赛的开展能有效增进大众对体育舞蹈的了解,扩大体育舞蹈的推广范围,有效带动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发展速度,以及相关体育舞蹈用品制造经营业的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专业团体舞作品《卡门》的创编
作者: 刘亚奇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编   《卡门》   团体舞  
描述: 完成对山东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专业团体舞《卡门》的创编。喜出望外的是,该作品和参加演出的9名同学成功代表了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参加在祖国首都举办的全国大学生体育艺术节比赛,在此次北京之行比赛中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团体舞《卡门》这部作品荣获全国性大学生体育艺术节三等奖的好成绩。
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研究
作者: 李晓霞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山东省   毕业生   就业去向   体育舞蹈  
描述: 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相关的研究方法对山东省现已开设体育舞蹈专业的五所高校的08、09级体育舞蹈专业的本科生、高校在职教师、体院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类运动项目,自20
舞蹈意境初论
作者: 官效臣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舞蹈意境   内涵   价值   生成  
描述: 义。从中国艺术发展的历程来看,人们探讨最多的是与诗歌、与绘画有关的意境理论,而在其它艺术门类中的意境探讨则并不突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跟诗歌与绘画长期占据艺术领域的主流有关。从总体上说,作为成长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土壤中的审美范畴,意境的应用范围应该是更为宽广的,尤其是在已经步入现代的当下,深入挖掘其它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意境要素,探索其内在的意境构成特点,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重新发扬传统文化、促进艺术创造和更新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舞蹈意境的探索上,探讨舞蹈意境的理论内涵、构造特点、美学特征,并为当下的舞蹈艺术实践提供指导,凸显其当代价值。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舞蹈意境的内涵分析。本章在全面掌握中国传统意境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舞蹈意境的独特内涵和深层意蕴,在把握舞蹈艺术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舞蹈意境的内涵包括主客统一——舞蹈的情感世界与肢体审美形式的内在贯通;情景交融——舞蹈内外本体世界的圆融相交;虚实相生——现实的舞蹈世界与宇宙元气的超越融合等几个方面。二、舞蹈意境的生成过程。本章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舞蹈意境的生成特点,突出舞蹈意境在生成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由此展现舞蹈意境与其它艺术形式中的意境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舞蹈意境的生成过程主要包括形式美的导引、情感的渗透以及舞台设计的推动等方面。三、舞蹈意境的文化价值。本章在充分挖掘舞蹈艺术的内涵、特征及其生成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开掘舞蹈艺术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从舞蹈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对抗当下舞蹈艺术中的非艺术性问题这两个方面展现舞蹈意境的内在意蕴及其对舞蹈艺术发展的功用。当下研究界对于舞蹈意境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状态。舞蹈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艺术,在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对技能的训练和重视远远超过了对舞蹈艺术本身的研究和总结,尤其是对于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与舞蹈艺术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传统文化、美学理念对于现代舞蹈发展的所具有的启示性研究,在舞蹈艺术领域内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当下愈来愈注重舞蹈艺术中的技能性要素的状况下,要想真正提升舞蹈中的深度内涵,使其担当起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责任,引领人们进入超越的自由之域,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条不错的选择。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境作为长期滋润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范畴,在提升艺术作品的超越性方面有着卓越的功效,浸润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精华。因此,我们当下的舞蹈研究,应该在舞蹈意境方面加大自身研究的力度,使舞蹈意境的研究深入到我们的舞蹈艺术内部,真正成为能够引领当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新的时代范畴,同时也使舞蹈艺术在当代社会中成为能够完善人们心灵、造就完善人格的美的艺术,真正将自身的地位提高到与国民素质进步相关联的层面上来,为现代完善人格的建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