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搜索词
剧团的生存选择与剧种的民间存续:惠安县高甲戏剧团的“演员主体”意识
作者: 白勇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惠安县   剧团   高甲戏   回归民间   演员   意识   剧种   生存选择  
描述: 在民间“沉寂”十年.似乎完全淡出了高甲戏剧种建设的官方格局,惠安县高甲戏剧团以国有剧团的身份、实力和信誉,回归民间戏场,全心投入高甲戏民间市场的竞争并占据显要位置。剧团在自身建设中依循戏曲民间生存的传统“法则”——以“角”立“团”,十年间
一个草根剧团的"江湖"攻略:惠安县高甲戏剧团走访纪要
作者: 魏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草根   惠安县   剧团   2001年   国家财政   高甲戏   纪要   江湖  
描述: 惠安县高甲戏剧团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县级剧团,在编50余人.主要靠国家财政差额拨款.另有一个紧凑得略显局促的蜗居之处。业绩榜上也曾留下几个亮点:1999年《婚恋变奏曲》获福建省第21届戏剧会演演出奖;2001年《惠女情》获全省现代戏调演
能美能丑尽绝艺 亦庄亦谐皆高甲: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二次创业”述评
作者: 魏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二次创业   艺术宝库   舞台艺术   战略目标   泉州市   美与丑   昭君出塞   中国当代   剧种  
描述: 在历史的记忆中,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可谓名扬天下,一出"看家戏"——《连升三级》被当代大文豪们赞誉为"南海明珠",是"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并入选"中国当代十大喜剧",永远地
梨园戏经典传统剧目《刘智远》《陈三五娘》上演
作者: 暂无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福建省   传统剧目   刘智   梨园戏   古朴   文化价值   审美价值  
描述: 春节元宵期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在梨园古典剧院献演梨园戏经典传统剧目《刘智远》和《陈三五娘》。《刘智远》是宋元南戏剧目在梨园戏中的珍贵遗存,古朴独特,亦庄亦谐,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雄浑厚重兼文武:从饰演妙庄皇、李广谈起
作者: 吴敬忠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惠安县   剧团   《观音的传说》   艺术指导   高甲戏   厚重   李广   雄浑  
描述: 1980年,我进入惠安县高甲戏剧团,主要师承吕瑞芬老师,兼向王汉水先生学习南音和高甲唱腔,主攻小生行当,后又兼武生和文武老生。2000年,本团排演《观音的传说》,本人担任艺术指导,并饰演妙庄皇。
健身肚皮舞的编制及对职业女性锻炼实效性研究
作者: 丁华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健身肚皮舞   锻炼实效性   编制  
描述: 肚皮舞的创编为职业女性选择运动减压处方提供了实证参考。
朱绍玉:走在京剧前沿的金牌作曲家
作者: 韩旭   张保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排练厅   剧团   北京京剧院   音乐素材   作曲家   老师   青海省   金牌   宋庆龄   音乐创作  
描述: 我一回身,正好和朱绍玉老师碰了个正脸。他头发有点乱,身穿一件红色秋衣,外边套了一件绿色的坎肩儿,两只有些发白的蓝色裤管下面,是一双黑色的千层底布鞋。朱老师和我们握手,面带笑容地说:"久等了,真不好意思,我上面有个戏,一直脱不开身。你们俩着急吗?不着急先跟我去一趟排练厅吧。"我和摄影师都摇头说不着
历尽沧桑的闽南打城戏
作者: 吴天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节   剧团   抢救   闽南地区   节振国   传统剧目   泉州市   演出   稀有剧种   宗教仪式  
描述: 打城戏是福建闽南语地区道、释两教从"打天堂城"(即打桌头城,唐朝就有记载的宗教仪式)这种小戏发展起来的。为迎合观众的需求,戏中不断穿插有观赏性的情节并宣扬"孝道""劝善"理念,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能够上戏棚表演的正规戏班,是我国唯一的宗教文化艺术交融的产物。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肚皮舞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 文慧   丁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行性   体育教学改革   肚皮舞  
描述: 带有阿拉伯风情的肚皮舞具有动作简单易学、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运动强度可自我调控的特点,在高校内推广开展该课程可作为高校体育教材的补充,也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探索。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在高职开设肚皮舞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教学建议。
一个地方剧团的困境与坚守
作者: 丁筱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培养难、经费少一直都是困扰梨园人的难题。今年,梨园人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煎熬:改制之后能不能改转为公益性保护传承机构?这是他们现在每天在等待的结果。 在中国的戏曲界,一直有着“南闽北晋”的说法。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一省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600多种,曲牌100多种。而福建省泉州市更有“戏窝子”之称,拥有梨园戏、打城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高甲戏等多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忙碌的演出 梨园戏形成于宋代时期的泉州,由于在它的戏曲剧目和演出形态中可寻找到宋元南戏的痕迹,因而被戏曲研究专家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的音乐唱腔保留了许多唐宋大曲,伴奏乐器洞箫、横弹琵琶、打击乐、压脚鼓都非常古老独特,这些都为后人研究宋元南戏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奠定了梨园戏在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