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乐社在礼俗仪式中的作用

日期:2010.01.01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陈敏红 

【刊名】暂无

【关键词】 礼俗仪式 泉州南音乐社 作用

【资助项】

【摘要】历经风雨保存下来,形成了具有泉州特色的地区文化,相关的民俗活动既是鼓励人们参加泉州南音活动的节日,又是交流和检验泉州南音水平的时机,同时又促进了泉州南音诸种体系的完善。 一、“拼管”仪式 在旧时(据老艺人回忆大概在解放前)如果有一个外地人到一个村子开南曲馆授徒,闽南称“敲馆”,当地“曲师”不服,可以带一批人,到曲馆单挑,称“拼管”;“拼管”的“管”是指南音中有“上四管”“下四管”及“箫管…‘品管”的叫法,所以比拼南曲称“拼管”。拼管是文斗,不是武斗,就是单纯比拼南曲,定下时间比拼一下,双方奏唱曲目既不能重复自己,也不能重复对方曲目,直到一方无曲可唱,煞谱收场。据老人们回忆泉州著名的弦管馆阁“回风阁”和“升平奏”也曾于60多年前举行过一次,连唱6天6夜(下午至午夜,晚餐稍停)此次活动轰动一时。拼管时,由提出挑战者先唱,被挑战者接下去唱,一人一首,直至分出输赢。这种奏唱套曲的形式最显著的特点是用[过支曲]来联结不同的[滚门],故简称[套曲过支联唱]。其规模较大、内容丰富,能够充分显示南音这个古老乐种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其特点在苏统谋、丁水清的《弦管过支套曲选集》中这样描述: 1.所唱所奏的曲目,必须同一“管门”(什锦过支除外),并按节拍由慢到快的“滚l]”顺序进行。如唱五空管,由[倍工](七撩拍)开始,过[相思引](三撩拍),再过[锦板](一二拍)、[福马郎](一二拍)、[双闺](一二拍),而后是[双闰叠]。 2.曲与曲之间不得间断,由“过支曲”衔接上下“滚门”,一气呵成。 3.唱员多人参与,推举一位“饱曲之士”作“枝头”,负责“起枝头”和唱过支曲。 4.如果组织友谊比赛(俗称“拼管”),一般由两个以上的南音团体参加。双方奏唱曲目,既不能重复自己,也不得重复对方,直到一方无曲可唱,煞谱收场,胜负自明,后会有期。①总之,拼管是南音最高技艺的大比拼,含有“拼腹内”②的意思,拼管双方均会持极慎重的态度,通过“拼管”来检查各个社团的整体素质,是检验队员掌握曲目多少的试金石。 二、“祭郎君”“祀先贤”活动 在旧社会,民间许多行业都有行业神崇拜的习俗——把某位古代名人或神仙说成是本行业的创始人,称为祖师爷,以此体现全行业成员的共同愿望,团结同行,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相传,五代蜀主孟昶“喜猎、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逝后被宋太祖封为“郎君大仙”。后被中国戏曲界奉祀,也被历代南音弦友尊称为弦管的祖师爷。因此,泉州南音亦称“郎君乐”、“郎君唱”。郎君乐(郎君唱)南音社团素来奉祀“孟府郎君”故有此称。泉州南音乐社馆阁都悬挂着“郎君爷”神像和南音先贤名录,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孟昶祭日及春祭时节,必举行规仪隆重的“祭郎君”仪式,与之相伴的则是“祭祀先贤”仪式,即在祭郎君之后,祭祀著名的南音乐师“五少芳贤”和本馆阁已过世的历代南音先贤。目前“祭郎君”,“祀先贤”活动已经不是单纯的对行业神及行业先贤的祭拜,更多地体现出政府、海内外弦友和乐社、学者、高等院校、民间乐社多位一体的民间传承模式。 三、丧葬礼仪民俗中的南音乐社 “‘人生礼仪’是指人的一生所经过的几种标志性的阶段礼仪,在国际民俗界也称‘通过礼仪’。”③南音乐社往往在这样的民俗礼仪当中体现庄重的仪式过程,对于与南音有关的人相当尊重,充分体现了南音人的地位。所谓南音祭:必须要与南音有关的人才能举行。这里指的“与南音有关的”不仅包括南音弦友及其家人,还包括南音热心者。南音人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习南音者,死后将由郎君接入郎君府,不会入地狱。”自古以来,弦管人以“御前清客”的尊贵身份自居,不随便跟人“上葬”,假如是自己曲馆的先生,或达官显贵、德高望重,对乡里或曲馆有特殊贡献者,就可以南音阵头仪式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如逝者是南音弦友,还要举行有传统仪式的南音“弦管祭”。目前,泉l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南音祭较规范的程序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简化,以下是根据惠安屿头南音艺人杨建宗提供的举办规模较大的南音祭礼仪程序的口头及文字记载的仪式过程: 若死者本身爱好南乐,生前交代家属为其举行三奠酒仪式,等丧家看好“出山”的日子,选择当地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或与死者经常往来的曲馆,遣派人前去通知,约好日期时间,并送给“开伞礼”④,一来供给曲馆成员喝茶吸烟,二来作为主事者召集当天所需人员的联络费用。若该馆人员不足,可以向他馆借调、凑齐。至于开伞礼金额多寡则随主家意思,“大礼而来,则大礼而去”没有一定的价。 (1)留厅:举丧期间如有必要,曲馆成员到丧家坐灯(灵前音乐会),演奏幽雅的音乐,一来安慰死者在天之灵,二来慰藉家属哀伤的心情。丧家需准备点心茶水,唱完还有宵夜款待,临走还送上香烟毛巾等,并在曲馆成员走的时候放炮恭送,以显对南音艺人的尊重。 (2)整队:时辰一到乐师从曲馆整队出发,首排凉伞钨纱灯全部出动。另外还需准备“盛篮担”(有多层格子的担子),请健壮的挑夫来挑,其中一担装乐器,把琵琶、三弦等捆绑好,另一担底层放糖果、糕饼、蜜饯等食品;另一层放弦线、松香盒等乐器配备;最上层放茶水香烟以方便半路取用。走到靠近丧家约几分钟路程时,乐师整队开始演奏,家属孝男都要到门口外下跪迎接,乐队抵达后再演奏一小段至乐止,待凉伞、钨纱灯安置好,由主祭者(男性)把家属孝男“请起”,进入大门后关起大门。丧家请乐队喝茶吃点心,等候时辰一到再场。这时工作人员需事先准备香烛纸钱,酒瓶酒杯,还有七尺红绫,东西班礼生排列整齐后,搬请乐师进场,披上红绫,称之为“红绫披甲”。 (3)仪式:一切准备就绪后,厅堂供桌上摆着香花、灯果等祭品,燃放鞭炮,开大门,“笼吹”(闽南鼓吹乐)奏[三道]迎“祭员”⑤出堂,“祭员”一般都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弦管祭”开始:礼生介绍乐曲,和“玉箫声”末段“阮抱琵琶……”慢头(引子)(唱词各地不尽相同)礼生高颂“初奠酒”,由主祭者向灵前斟酒、散酒,主唱者唱第一段。通常主祭者是由该曲馆最受尊重的人来担任。笫一段唱完礼生再颂“再奠酒”主祭音再次奠酒,主唱者唱第二段,如此三回,所谓无三不成礼。第三段“三奠酒”唱完后,还有四句“慢尾”(尾声)。全曲唱完后再接一段“刹谱”,通常用“四时尾节”也有接“梅花操”的[点水流香][双玉兰][万花竟放]。三奠酒仪式结束后,乐师先到一旁休息或自由唱奏。等到告别仪式完毕,移棺准备送上山,则再次整队,随出殡队伍一路演奏送到村子口。忙了大半天返回主家用些点心等候孝男回来吃“落山饭”。 (4)辞客:散席后孝男辞客,再送“合伞礼”⑥合伞意指凉伞出门回来曲馆要合起来收好。表示尊重、爱惜本身的音乐。“伞礼”一部分可作为曲馆平时活动的基金,购置设备,修理乐器,亦称“线礼”④,又可称“散礼”。另一层意义,主家若是富翁则散财为公益,包礼是应该的。目前在晋江地区”留厅”的行情约人民币一两千元或更多,包括三奠酒仪式则为上万元不等.实际礼数视当地民情而定或请教当地贤人。⑧ 四、结语 虽然泉州南音乐社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发展,逐渐形成自身活动——表演——欣赏的体系,但南音人守护传统的愿望没有改变,那些遗留在民俗活动中的程序与特征,也不会因此而磨灭,它仍然是打动人们的主要元素,通过这些活动,南音艺人们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进而与保护传统文化艺术形成了天然的互动。南音乐社的礼俗活动是南音在民间的根,是南音传统的守护神。 (作者系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

【年份】2010

【期号】第11期

【所属分类】暂无分类

【全文挂接】 全文阅读

3 0
Rss订阅